首页 资讯 正文

科技护航“齐鲁粮仓”

体育正文 176 0

科技护航“齐鲁粮仓”

科技护航“齐鲁粮仓”

新华社济南5月(yuè)21日电 题:科技护航“齐鲁粮仓” 小满时节(shíjié),麦粒渐满。位于山东省邹平市的(de)长山八方家庭生态农场内,2000多亩小麦迎风摇摆。不远处,卷盘式喷灌机正在浇水补墒。“我(wǒ)这儿是优质(yōuzhì)小麦品种的‘田间擂台’,给种粮农民看看,用同样的管理手段,哪个小麦品种高产又优质。”农场负责人石学君说。 一个50亩(mǔ)的小麦(xiǎomài)单产提升示范(shìfàn)方,围着一群前来交流学习的粮农。站在人群中拿着麦穗介绍的,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李鹏(lǐpéng):“这是高产广适多抗小麦新品种‘鲁研951’,你看它的群体非常足,穗部(suìbù)很结实,穗粒数比较多,茎秆比较粗壮、韧性也好,目前田间未见病害。”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(suǒ)研究员李鹏(左)和长山八方家庭生态农场负责人石学君(右(yòu))正在察看小麦长势。新华社记者叶婧 摄 麦种好不好,关键看产量。“一个好品种不仅(bùjǐn)是育种专家(zhuānjiā)培育出来的,也是政府和企业推广出来的,更是农民种出来的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(zhàozhèndōng)说。 2024年山东省小麦(xiǎomài)高产竞赛中,“鲁研(lǔyán)951”以亩产890.1公斤位列(wèiliè)第一。2024年是该品种大面积推广的第一年,种植面积突破150万亩。 “山东历来(lìlái)在小麦育种方面走在全国前列。从‘济麦22’到‘济麦44’,再到新秀‘鲁研951’,这些良种为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品种储备(chǔbèi)。”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说(shuō)。 长山八方家庭生态农场内的2000多亩小麦正在浇水补墒。新华社记者(jìzhě)叶婧(yèjìng) 摄 目前,山东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(wěndìng)在98%以上,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7%,成为“齐鲁粮仓”持续丰盈(fēngyíng)的重要源泉。 “好种必须配好技。”邹平焦桥后大城双赢(shuāngyíng)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玉富(xiàyùfù)对此感受颇深。 从六七十亩试验,到360多亩全覆盖——今年(nián)是夏玉富连续第3年种植“鲁研951”,因为配套采取了(le)适期晚播、宽幅匀播、精细机播、“一喷三防”等技术措施,亩均用种(yòngzhǒng)量减少了5斤,亩穗数可达60万穗,穗粒数增加了5至6粒。“现在就看后续管理情况,把(bǎ)千粒重提上来,今年麦收就能夺(duó)高产。”夏玉富说。 山东以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为抓手(zhuāshǒu),组织开展了“万人下乡·稳粮保供”农技(nóngjì)服务(fúwù)大行动,动员省、市、县、乡1.8万名农技人员,全方位开展农情监测、技术培训、指导服务,力求以“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模式”促“提单产、提品质(pǐnzhì)、提效益”。 最新(zuìxīn)农情(nóngqíng)调度显示,山东小麦已完成“一喷三防”作业6998.1万亩次。随着(suízhe)灌浆进程推进,齐鲁大地正以科技之力守护一株株麦苗进行最后“冲刺”。
科技护航“齐鲁粮仓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